CST MWS關于電大尺寸的問題
大家好,又來煩各位了,我最近在仿的8 mm喇叭,要求的口徑是5 cm左右,因為前面和口徑相距大概5 cm處得放一有限大的介質板,這樣整個結構的尺寸大約為100多毫米,我在剖分網格是為了不超過最大網格數8 M,頻率范圍沒有設置太寬,為37-38 GHz,又把網格10,10,10,調成了6,5,3。可是這樣仿真結果很不準確,S參數也不對,我該怎么辦?我很苦惱,期待你們給我點建議。
把尺寸單位換成cm試試看。
不行吧,小編 ,和波長的比值沒有變
8百萬網格應該可以算,你的頻率設的太小了,從30G到40G吧,不然收斂時間會很長很長
先單獨仿真將喇叭,將口面的場導出,再仿真介質板,其中源使用的是導入喇叭口面的場分布為源。
網格數到底是8 million還是800 million……?
不太清楚模型的細節是什么樣的,如果尺寸單位對網格數沒有影響的話,我目前只能想到用local mesh properties。
網格10/10已經是極限,不能再低,再低的話不準那很正常
喇叭天線的話,如果結構對稱,那么建議采用對稱面,最多能省3/4的網格。
順便問一句,為何800M是極限?是機器極限還是License 極限?
8百萬網格不是極限,是32位機能求解的經驗數據,32位能管理的內存單一進程不能超過2G,我有的模型可以計算1000多萬網格,再多的網格只能用64位機了
你說的是近場源還是遠場源呢?
我只知道遠場源的話2010版可以導出FF Source再做為激勵源去照射介質板了,而且!T,!I,!A都可以用。
這個應該取決于天線仿真的時候使用哪個field monitor。
如果使用Farfield/RCS monitor,導出的數據就是對應的farfield source file format;
如果使用Field source monitor,導出的數據對應的就是nearfield source。
參考CST MWS幫助文件《Field Source Overview》和《Monitor》。
至于應該添加哪個monitor就得依照模型來決定了吧。